2013年,苏州实现外贸进出口3093.5亿美元,进口、出口双双实现了正增长。
作为外贸大市、进出口基数庞大,苏州能在严峻的全球外贸形势下交上这样一份成绩单殊为不易,尤为让人振奋的是,我市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持续改善、一般贸易占比提升。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842.6亿美元,同比增长8.6%,比全市整体增幅高7.4个百分点,占比提高至27.2%;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1541亿美元,在全市外贸总值中的占比已不到一半,而三年前这个占比还是65.9%。 事实上,自2010年11月,商务部、人社部、海关总署决定会同江苏省在我市开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以来,苏州海关积极创新监管模式,积极推进苏州加工贸易率先转型升级。这两组对比数据的一增一减,直观地反映出苏州三年多来致力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效。 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增值率三年提升17个百分点 近日,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完成了730台内销平板电脑的售后维修,较运往境外维修的原有模式,不仅成本大大节省, 而且返修周期从以往的30天缩短为10天,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这项改革破解了困扰企业多年的内销产品返修的通关税收难题,现在维修售后一条龙,不仅提高了制造竞争力,还延伸了产业链。”名硕电脑公司进出口关务部经理陈礼庆说。而他提到的改革,就是海关总署在名硕公司开展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内销产品返区维修改革试点。三年多来,苏州海关积极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检测、维修、展示、销售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赫比(苏州)通讯科技有限公司为国际著名品牌智能手机配套生产线路板,去年,公司内销额突破2000万元,同比增长了3.5倍。作为海关分类管理的B类企业,原来内销需要提前将每一票纳税申报后才能进行,费时费力。随着B类以上企业内销“集中申报”改革便利措施的实施,公司可以在市场环境变化难测、产品流向不定的情况下,大胆地利用保税贸易方式在市场上抢单,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去年,苏州地区B类以上企业享受内销“集中申报”便利措施超过了300家。苏州海关还推出了“保税货物转内销”的审批便利化措施,通过开设专项服务窗口,实现内销审批、归类审价的“一站式”服务,内销通关速度大幅提升。 研发创新成为企业攀升价值链的关键,苏州海关通过政策辅导、便利通关等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提升研发创新水平,助力企业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迈进。 去年“双十一”,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天猫旗舰店一举创造了5680.3万元的销售业绩,成为天猫商城“双十一”生活电器类目品牌销量冠军。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依靠技术进步推动发展模式转型,已经从吸尘器贴牌加工企业成长为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导品牌,走出了一条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之路。苏州海关将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选定为“定点服务对象”,为其建立了个性化服务“海关联络员”制度,不仅为其提供快捷便利的通关服务,还选派业务专家为公司提供进出口方面的政策咨询服务。” 据统计,苏州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从2010年的73%提高至2013年的90%以上,提高了17个百分点以上。 加工贸易进一步集中到载体 外贸总值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占了三分之一 2013年,苏州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值达1071亿美元,占苏州市进出口总值的34.6%。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经成为全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外贸发展。 苏州海关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加工贸易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打造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从去年12月1日开始,“两单一审”备案清单在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开始试点无纸化申报。该项改革试点,不仅将原本进出特殊区域企业区内、外收货方和送货方两次申报改为一次申报,将海关两次审核改为一次审核,而且备案清单实现了无纸化申报,进一步便利了企业。“手续简便,单证无纸,通关时间可以缩短一半。”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关务主管江晓锋列数着“两单一审”备案清单无纸化申报后的感受。 同时,苏州海关积极创新特殊监管区域功能优势。苏州海关支持区内保税货物抵押,为区内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允许旧设备出区,解决区内企业设备更新换代难题,去年前三季度旧设备出区政策惠及企业67家,涉及设备金额达9904万美元。 海关还简化产品出区检测手续,有效降低了企业重复认证的时间及资金成本,共惠及企业78家,涉及货值9408万美元; 实现区域间货物快速流转,服务企业对零库存管理、原材料即时配送、成品分销等服务的需要。 助民营企业抢占国际市场 海关备案民营企业占总数超六成 智达精密制造(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公司主要为大型加工贸易企业配套,承担加工贸易企业外发的零部件加工和制造。 苏州海关根据民营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方式特点,针对性地出台了外发加工便利措施,使其能够参与到加工贸易环节中去; 开展外发加工集中申报,并且根据对外发加工按地区、管理类别和工序等不同情况给予减免风险担保金。按照智达精密制造(苏州)有限公司的情况,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生产不仅可以免去担保金,还能享受集中申报等便利措施。 不仅如此,加工贸易还成为苏州民营企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支撑。不久前,民营企业苏州美奥电器有限公司办理了出口产品到美国的加工贸易手册,公司产品受到了国际市场的欢迎。公司负责人徐世辉说:“借助加工贸易方式,我们民营企业也能抢占国际市场。” 事实上,加工贸易以其进出口产品保税、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优势,成为苏州民营企业参与外贸的首选。苏州海关瞄准了这些私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需求,通过送法到开发区到乡镇、海关政策沙龙等广泛开展了关于加工贸易政策的宣讲,鼓励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随着国家出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民营企业更是抢占先机,更广泛地参与到加工贸易产业链中去,并率先从保税加工向保税物流等功能拓展。据统计,在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内经营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业务的企业80%是私营企业。去年,苏州民企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以及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突破了446亿美元。眼下,这些企业正凭借率先开展保税物流试点的优势,发展成为宏基、华硕等国际知名品牌的区域配送中心,运营模式也从原先低层次的仓储运输提升到了更具利润空间的第三方物流。 毫无疑问,加工贸易已经成为苏州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的助推器。去年,苏州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711.6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占全市外贸总值的23%,并较上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目前,在苏州海关备案的民营企业将近1.27万家,占注册企业总数的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