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几乎每次大型土拍中,总有一两个外来房企通过拿地正式进入苏州,这使得苏州房地产市场上外来房企全面开花,很多知名品牌房企在苏州留下了作品。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苏州分院的统计显示,2013年苏州房企销售金额排行榜前30名中,苏州本土房企有6家,销售总额为94.4亿元,外来房企有24家,销售总额为527.9亿元。其中,中海地产、招商地产和九龙仓位列前三名。
7大派系房企“逐鹿”苏城
今年1月举行的2014年首场大型土拍活动上,外来房企声势浩大。福建正荣力压万科、海亮、南山、中南等众多房企,以32.4亿元连中两元,进军苏州木渎板块;首进苏州的佳兆业力压新城、金辉、景瑞等房企,在高新区和相城区各拿一地;同样,金地集团历经25轮竞价,最终以4.35亿元总价,9178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斩获吴中城南地块,首进苏州。
回顾2013年以来的苏州土地市场,外来房企的风头一直颇为强劲。西湖房产、龙湖地产、四川蓝光、福建阳光、东方城置业等多家房企均以不小的代价首进苏州。
“苏州经济发达,是省内少数几个房地产市场稳健而又成熟的城市之一。目前苏州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未来的发展很有潜力。”绿地集团苏南房地产事业部负责人说。而这正是众多外来房企想在苏州“生根发芽”的重要原因。
把在苏的外地房企梳理一下,可以划作7大派系,以方兴、首开等为代表的京派;以绿地、世茂等为代表的海派;以龙湖、金科等为代表的渝派;以福建正荣、福建阳光为代表的闽派;以万科、招商为代表的粤派;以紫元、绿城、西湖房产等为代表的浙派; 还有以日本大和、积水,新加坡星狮、仁恒,香港九龙仓等为代表的外资方阵。
品牌开发商更受市民青睐
众多地产大佬争相入驻苏州,在带动苏州本地企业有序发展的同时,也让苏州市民在购房时多了选择。
据365地产家居网最新的调查数据,在购房者买房参考因素中,75%的网友在买房时会把开发商品牌作为参考因素,16.67%的网友表示不会关注房企品牌,剩下8.33%的网友则对房产品牌持无所谓的态度。
“买房子最担心的是遇到房子质量方面的问题。房子的质量以及后续服务都是跟房产品牌挂钩的。”市民高先生说,自己买房子首要考虑的就是开发商的品牌。
外来房企进入苏州,也带动了苏州本土企业的发展。“外来房企与本地房企展开良性竞争,有助于共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发展。”苏州一本地房地产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外地房企在各地征战,站得高、看得远,带来的是新理念,很值得苏州本土企业借鉴。
留意“面粉贵过面包”
外来房企在土拍现场的抢眼表现,让市民对房价走势颇有担忧。据365地产家居网调查数据显示,有66.67%的网友认为外来房企“抢地”会抬高房价。
去年11月28日,园区08号地块拍卖,吸引了多家房企争抢,在70多轮竞价后中锐地产最终以14.77亿元的高价拿下,楼面价为8898.6元/平方米,创了区域楼面价之最。而在中锐高价拿下湖东地块后,周边与该地块相邻的项目纷纷开始涨价。在2014年首场土拍中,福建正荣豪掷32.4亿元拿下的两个地块,楼面价分别为7329元/平方米和6613元/平方米,刷新了金枫路楼面价历史纪录。同时,金地斥资4.35亿元拿下的城南宝带路北侧地块,楼面价9187元/平方米,与一年前同在此区域4711元/平方米的楼面价相比,价格已经翻了一番。
“土拍中较高的楼面价肯定会刷新地块周围的房价”,园区一开发商营销经理说,如今,苏州多个区域的地价已经超过了原先这一区域的房价,出现了“面粉比面包贵”的现象。但从苏州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来看,近年来房价基本稳定在万元线,相对平稳。当然,对于“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政府和开发商也应关注,以防止泡沫。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苏州分院的统计显示,2013年苏州房企销售金额排行榜前30名中,苏州本土房企有6家,销售总额为94.4亿元,外来房企有24家,销售总额为527.9亿元。其中,中海地产、招商地产和九龙仓位列前三名。
7大派系房企“逐鹿”苏城
今年1月举行的2014年首场大型土拍活动上,外来房企声势浩大。福建正荣力压万科、海亮、南山、中南等众多房企,以32.4亿元连中两元,进军苏州木渎板块;首进苏州的佳兆业力压新城、金辉、景瑞等房企,在高新区和相城区各拿一地;同样,金地集团历经25轮竞价,最终以4.35亿元总价,9178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斩获吴中城南地块,首进苏州。
回顾2013年以来的苏州土地市场,外来房企的风头一直颇为强劲。西湖房产、龙湖地产、四川蓝光、福建阳光、东方城置业等多家房企均以不小的代价首进苏州。
“苏州经济发达,是省内少数几个房地产市场稳健而又成熟的城市之一。目前苏州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未来的发展很有潜力。”绿地集团苏南房地产事业部负责人说。而这正是众多外来房企想在苏州“生根发芽”的重要原因。
把在苏的外地房企梳理一下,可以划作7大派系,以方兴、首开等为代表的京派;以绿地、世茂等为代表的海派;以龙湖、金科等为代表的渝派;以福建正荣、福建阳光为代表的闽派;以万科、招商为代表的粤派;以紫元、绿城、西湖房产等为代表的浙派; 还有以日本大和、积水,新加坡星狮、仁恒,香港九龙仓等为代表的外资方阵。
品牌开发商更受市民青睐
众多地产大佬争相入驻苏州,在带动苏州本地企业有序发展的同时,也让苏州市民在购房时多了选择。
据365地产家居网最新的调查数据,在购房者买房参考因素中,75%的网友在买房时会把开发商品牌作为参考因素,16.67%的网友表示不会关注房企品牌,剩下8.33%的网友则对房产品牌持无所谓的态度。
“买房子最担心的是遇到房子质量方面的问题。房子的质量以及后续服务都是跟房产品牌挂钩的。”市民高先生说,自己买房子首要考虑的就是开发商的品牌。
外来房企进入苏州,也带动了苏州本土企业的发展。“外来房企与本地房企展开良性竞争,有助于共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发展。”苏州一本地房地产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外地房企在各地征战,站得高、看得远,带来的是新理念,很值得苏州本土企业借鉴。
留意“面粉贵过面包”
外来房企在土拍现场的抢眼表现,让市民对房价走势颇有担忧。据365地产家居网调查数据显示,有66.67%的网友认为外来房企“抢地”会抬高房价。
去年11月28日,园区08号地块拍卖,吸引了多家房企争抢,在70多轮竞价后中锐地产最终以14.77亿元的高价拿下,楼面价为8898.6元/平方米,创了区域楼面价之最。而在中锐高价拿下湖东地块后,周边与该地块相邻的项目纷纷开始涨价。在2014年首场土拍中,福建正荣豪掷32.4亿元拿下的两个地块,楼面价分别为7329元/平方米和6613元/平方米,刷新了金枫路楼面价历史纪录。同时,金地斥资4.35亿元拿下的城南宝带路北侧地块,楼面价9187元/平方米,与一年前同在此区域4711元/平方米的楼面价相比,价格已经翻了一番。
“土拍中较高的楼面价肯定会刷新地块周围的房价”,园区一开发商营销经理说,如今,苏州多个区域的地价已经超过了原先这一区域的房价,出现了“面粉比面包贵”的现象。但从苏州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来看,近年来房价基本稳定在万元线,相对平稳。当然,对于“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政府和开发商也应关注,以防止泡沫。